大皖新闻讯 近日,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调研团队走进怀远县航运大厦,与当地交通部门、航运商会及企业代表深入交流。从祖辈拉纤的小木船到如今驶向远洋的新能源船舶,从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,怀远航运正书写着从“航运大县”向“航运强县”的转型篇章。
实力:从数据看发展底气
怀远县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7月,全县注册航运企业达118家,船舶1502艘,总运力435.9万吨,其中集装箱船与甲板船运力稳居全省第一。上半年完成航运固定资产投资4.2亿元,实现行业税收1.28亿元,同比增长21.4%。
“我们依托淮河、涡河等丰富航道资源,全力推进皖北航运中心建设。”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,目前淮河干流二级航道整治完成,涡河四级航道主体工程完工,茨淮新河航道治理预计2027年完工,通航能力将提升至500吨级。
在政务服务大厅,记者看到企业可一站式办理87项业务。“以前办海事业务要跑市区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受理,部分工商税务登记注册业务能做到立等可取。”航运商会会长说。
破局:政策与金融双轮驱动
“融资难曾是企业最大痛点,现在政府把银行请进门。”航运商会符会长说。今年1月怀远县召开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大会,促成金融机构与企业签约授信6.83亿元;4月出台的扶持政策设立2亿元“白名单”授信资金池,船舶抵押贷款最高5000万元,期限10年,利率低至3.1%。上半年全县航运贷款余额突破11.59亿元,同比增长93.4%。
远顺航运董事长钱德双对此感受深切:“农商行给我批了5000万项目贷,用来造新能源船。自己出点钱、再融点资,造几条2000万的船,6年就能回本。”
转型:老船帮驶向新赛道
在连云港的船台上,顺港航运的石明剑正盯着新造的LNG动力船。“这两条新能源船刚下水,比传统柴油船环保多了。”他说,造船工艺虽与传统船类似,但动力源升级,“就像出租车改气,成本降了,污染少了”。
众恒航运的何氏父子则演绎着三代人的航运故事。74岁的何志淮回忆:“小时候父辈用几百斤的小木船,拉粮食、生活用品,一家老小都在船上。到我这一辈换成水泥船、铁船,跑上海、浙江,现在孙子辈造新能源船,还跑俄罗斯、中东。”
儿子何恒大接过话茬:“响应国家号召造天然气船,绿色环保。现在怀远不少船跑俄罗斯远东,集装箱船、甲板船特别多。”
未来:打造皖北航运要素大市场
“我们正推进龙亢码头、山南临港产业园等项目,龙亢码头3个500吨级泊位2026年9月建成,临港产业园将形成年修造100万载重吨的能力。”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当地还计划与省港航集团共建“航务云”,积极探索船舶检验、海员考试远程办受理途径,每年将可减少企业跑腿1.8万人次。
谈及未来,航运商会会长信心满满:“我们要打造全新的航运大厦,把企业集中起来,力争2026年内实现内河海事业务县内通办,全面助力航运企业高质量发展,擦亮皖北航运品牌。”
从淮河岸边的纤夫号子,到驶向深蓝的汽笛长鸣,怀远航运的故事仍在继续。正如钱德双所说:“怀远的船在安徽,数字、吨位、项目都是第一。我们有信心从内河走向沿海,再到全球。”
大皖新闻见习记者 尚雅婷
编辑 张大为
嗨牛配资-沈阳配资开户-配资平台开户炒股-配资技巧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